技术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成为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性力量。
在此背景下,由山东齐鲁壹点传媒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应运而生,以齐鲁壹点为实践平台,聚合产学研力量和资源,旨在突破智慧媒体领域关键技术,打造智慧媒体技术创新高地、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
目前,实验室拥有研发人员100余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11名委员均为来自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研究领域涵盖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区块链技术、新闻传播等。
此外,实验室柔性引进了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郭全中教授、数字文化领域专家高书生先生等多位行业内专家担任顾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媒体深层次地融合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验室以技术创新赋能媒体融合发展,带动内容影响力、用户连接力和媒体经营力明显提升,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强劲动能。
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创作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新媒体技术探讨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主流价值观研究、视频智能分析与处理技术探讨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确权研究等方向,开展底层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探索。
截至2025年10月,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省级课题15项,申请国家专利8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0多项,发表SCI/EI收录高水平科研论文30余篇。
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创作技术探讨研究方面。通过文本生成、语义理解与情感分析等技术,实验室研发了“壹点智能创作平台”,实现了新闻稿件的自动撰写、编辑与审核,并基于用户兴趣实现内容精准推荐。
虚拟现实新媒体技术探讨研究方面。突破三维模型轻量化多端部署、毫米级复刻、数字人制作等关键技术,打造了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元宇宙应用案例。如推出全球首个“云祭孔”元宇宙发布会,推动了民间传统文化在虚拟空间中的沉浸式传播。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主流价值观研究方面。构建主流媒体价值观算法模型,将主流价值导向融入内容推荐算法中,实现了新闻内容的精准推送与价值引导。同时,开发“蛙眼舆情平台”,对全网数据信息实时监测、预警和研判,已为120余家单位提供服务。
视频智能分析与处理技术探讨研究方面。深层次地融合人工智能、音视频编解码与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创新MR(混合现实)技术体系,构建起高效的MR内容生产与输出能力,实现低延迟、高帧率、高画质的视频合成与渲染以及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展。
区块链技术探讨研究应用方面。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版权确权平台,通过对新闻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做上链存证,实现了内容的版权确权和追溯,为媒体提供版权保护服务。
基于前期技术积累,实验室积极地推进成果转化,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慧媒体产品和平台,推动“传媒+文化+科技”深层次地融合落地。
一是攻坚核心智媒技术,打造系列智能产品。实验室推出“壹点天玑”传媒大模型、“壹点天眼”内容风控平台、“壹点天元”元宇宙平台、“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等系列产品。
其中,“壹点天玑”传媒大模型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具有跨模态内容理解、多模态内容生成、私域数据解析、多轮人机对话等功能,数据安全可控,可高效帮助用户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产品获国家网信办“双备案”,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和第八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单。
“壹点天眼”内容风控平台能够智能识别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中的敏感和违规信息,并给出相应修改意见,已被山东省委党校、威高集团等多家政府单位和企业使用,获中国信通院五星权威认证,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和第九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单。
“壹点天元”元宇宙平台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以开放共生为理念,围绕虚拟角色、虚拟场景、虚拟交互三大核心要素,不停地改进革新应用场景与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造了元宇宙文化综合社区“鲸鱼座”、高考招生咨询会元宇宙岛屿“麒麟座”等多个跨越虚拟与现实的3D沉浸式虚拟活动平台,已推出80多个应用案例,带动创收超2000万元。
“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技术,为数字人开发者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支持数字人的创建、动画和交互,输出数字人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广泛参与到内容生产和活动运营之中,赋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等各类生态场景,共计打造60余款数字人。2024年11月28日,数字文化推荐官“齐风”“鲁韵”两位数字人正式亮相。
二是深化MR技术创新,拓展行业应用边界。MR虚拟演播利用三维场景建模与自然背景抠像渲染技术,实现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展。MR虚拟直播仅需单一设备与空间,即可搭建高还原度、高专业度的直播环境。MR虚拟录课运用多图层自由搭配与三维场景建模技术,实现低延迟、高帧率、高画质的视频合成与渲染。
三是推进深层次地融合,构建“传媒+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以自建山东文化数据库为核心训练语料、以自有高性能 GPU (图形处理器)集群为算力引擎、以自研多模态内容风控平台为安全保障,聚合山东文化资源,自主打造省内首款文化类大语言模型——齐鲁文化大模型。项目以“一底、三层、四库”为主要架构,初步完成了以46个山东文化标识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归集。
项目集合了文化基因解码、文化知识问答、历史名人对话、关系图谱编织、AB 路径探索、时空地图推演、自然景观复刻、文化产品创作等八大功能和N种体验新生态,被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获国家网信办“双备案”,获得中国信通院五星级认证,并入选山东省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工程以及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
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重点打造了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与人民网共建落地全国首个主流文化语料库;联合沂蒙精神研究会、山东省委党校、沂蒙干部学院等单位建设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联合人民网、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建设孔子数智大模型(图1),助力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齐鲁文化大模型、孔子数智大模型、孔子数字人等作为人工智能代表性成果亮相展示,获得各界肯定。
在推进实验室和智慧媒体建设过程中,实验室充分的发挥技术的驱动和引领作用,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为实践平台,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助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现了媒体影响力、用户连接力和媒体经营力大幅提升。
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传播方面。以技术创新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能,通过整合内容创作全链条资源,构建高效生产体系、优化信息传播路径、强化舆论精准引导,持续筑牢主流舆论阵地。通过打通与各大平台的链接,逐渐构建起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全媒体产品矩阵。
目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全媒体覆盖人群超1.86亿。平台账号中,果然视频抖音号粉丝量突破3200万,微博账号粉丝量近1700万,头条号粉丝量超800万,快手号粉丝量超600万,均保持全省第一。
技术赋能用户连接方面。以技术为支撑,畅通用户互动通道,逐渐构建起了包括OGC(职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AIGC等在内的内容生态体系,日均生产UGC稿件 6000余条。通过“找记者 上壹点”“问壹点”“壹点公益”“壹点相亲”等平台和栏目,连接了众多超级用户,实现精准服务。
其中,“壹点帮办”已累计帮助用户解决1200余个难题;壹点公益平台汇聚用户5万余人,组织公益活动近4000场,受益群众超百万人;壹点相亲数字化平台“壹点动心”用户突破12万人,先后推出“AI立方”智能体、AI微短剧、数字交友小游戏等数字产品。
技术赋能媒体经营方面。通过技术加持,创新活动运营方式,助力优势活动焕发转型新动能。其中,齐鲁国际车展通过融入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云车展、“车行齐鲁”行业大平台等新型业务形态,实现从单一展会营销向“线下展览+线上服务+数据运营”全案营销的转变,2025齐鲁春季、秋季车展共吸引60余万人次参展,带动成交额近90亿元。
同时,以技术创新产品和业态模式,发展数字化的经济,推出齐鲁农超、少年强、政法大平台、齐鲁党建云平台等行业大平台。其中,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买卖平台入驻企业超5600家,线市特色农产品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集中展示推介山东农产品加工公司的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山东农品走向全国提供了平台支撑。
此外,慢慢地增加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做大技术商品市场,提供客户端、小程序、舆情平台、智库产品等服务。针对数字化场景打造需求,推出文化场馆数字化、文旅景区数字化、商业街区数字化、戏曲演艺数字化、行业融媒体中心建设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各类智媒产品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8000余万元。
展望未来路径,深化系统性变革与创新生态建设立足当前成果,实验室将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智媒技术赋能行业发展,助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传媒和文化领域的应用,通过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底层基础技术探讨研究,力争在跨模态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向取得突破。同时,加强技术应用落地,利用大模型技术进一步赋能新闻“策、采、编、审、发、馈、评”全流程重构,实现新闻内容生产的全面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加大“传媒+文化+科技”融合力度,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等项目,打造面向地域或行业的数智大模型和AI智能体,创新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达与智能化传播方式。
在核心技术攻关与产品孵化的基础上,实验室将逐步推动成果的规模化、市场化应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慧媒体产业生态。首先是强化市场导向,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与转化机制,加强专利申报与标准制定,推动核心技术在传媒、文化等领域快速落地。其次是构建多层次合作网络,推动技术成果跨领域赋能。深化与政府、媒体、文化、金融等行业的合作,推动数字化产品赋能传媒和文化领域千行百业,开创融合应用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
通过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技术沙龙和产业论坛,打造智慧媒体领域的交流高地与资源枢纽。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头部网络站点平台的战略合作,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技术资源与数据平台,促进人才互动与协同攻关,构建开放融合、互惠共赢的创新生态。
技术驱动不仅是主流媒体转型的外在工具,更是引发其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动力。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以关键技术突破为驱动,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生态构建,助力主流媒体在深层次地融合发展中实现系统性重塑。
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布局,推进技术融合与生态协同,以智慧媒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与高质量发展。
(魏传强: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主任;时培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办公室副主任)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