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张霞 通讯员张志文 路国政)清晨的薄雾里,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的绳网梭子在车间翻飞,麻店镇的家纺缝纫机声此伏彼起,石庙镇的玩具配件在流水线上有序流通这些跃动的出产图景,正是惠民县施行“安业”工程,立异打造“惠民工坊”工作形式的真实写照。
促进工作方面,惠民县依托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工业,盘活搁置宅基地、旧厂房等资源800余亩,打造“惠民工坊”,直接发明工作岗位6000余个。李庄镇建成8个绳网工坊,其间彭家庙项目吸纳1340人工作,残疾人占比达12%;麻店镇改造960平方米家纺车间,带动8个村48名劳动力人均增收4.8万元。针对留守妇女、白叟等特别集体,惠民县立异设置“妈妈岗”“灵敏岗”“居家岗”,让育儿妇女、老年人等完成就近工作增收。
“曾经进城打工,白叟孩子没人照料。现在村里建了工坊,送完孩子就能上工,地步也不撂荒。”65岁的周大娘道出了惠民县6000余名工坊工作者的一起心声。
在技能提高方面,惠民县紧扣绳网工业晋级需求,依托32个惠民工坊打造技能提高主阵地,推进劳动力从“膂力型”向“技能型”改变,近两年累计训练1.2万人次,参训者从栽培户转型为绳网深加工技师、电商运营专员等技能岗位,人均收入增加超30%。
除此之外,惠民县还建成全国首个绳网工业数字化渠道“汇绳网”App,集成在线训练、工艺模拟等功能,培养13家省级“晨星工厂”,推进传统织造向智能出产转型。
在南北李村电商工坊,68岁的李大爷熟练地展现手机接单记载:“参与训练学会网店运营,每月能增收2000元!”绳网工业年产值打破260亿元的背面,是惠民县以技能为犁、以技能为种,在村庄复兴沃土上耕耘出的高质量工作新图景。
人才引入方面,依托绳网先进的技能研究院,联合上海纺织学院、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等30余家组织组成技能攻坚团队,聚集工业瓶颈展开协同立异。推进41项科研成果、科技新品在惠民买卖转化、使用落地,将科技成果精准导入惠民工坊出产系统。
青年创客王立信出资150万元回乡创业,整合清闲宅基地建成684㎡出产车间,置办出产设备58台,处理了周边村庄80余人的工作问题。


当前位置: